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10/7 瀏覽次數:6389
信用政策術語介紹
信用政策的主要構成有:信用期限、現金折扣、信用標準、信用額度
信用期限的變化意味著銷售變現天數(平均收賬期)的變化,它由不同賒銷方案計算得到
現金折扣包括折扣率和折扣期二個概念,它的根本原理和計算方法與上述信用期限并無二致,交易雙方同時預估資金成本,并從中選擇適當的資金策略;但相比較長期的信用期限,現金折扣隨各次交易(各時點的財務狀況)而不同,是對信用期限更靈活的調劑
信用標準代表了對客戶信用情況的最低要求,以銷售變現天數(平均收賬期)和壞賬損失率為依據
對于在公司中代表客戶立場的銷售部門而言,信用標準是規范的底限,達到控制客戶整體質量水平和風險水平的目的;如果說信用期限和現金折扣是信用的微觀調控,它就是信用的宏觀調控
通常先定“客戶群授信總額”,再定每一客戶的信用額度,最后互為調整;前者以自身的資金實力和銷售政策為出發點,后者主要根據客戶的交易額和風險系數制定
單一客戶授信額度的方法如下圖
信用政策的側重和類型
信用政策有財務型、銷售型和均衡型
信用政策的所謂類型,只是一個戰略上(靈活)有利、大致上趨于穩定的“松緊”態度,行業/競爭/對手/產品/規模是決定這一類型時要參考的因素
財務類型:更注重降低壞賬和拖欠帶來的風險,但企業發展可能受到制約,比如失去現有/潛在的關鍵客戶;適于在競爭市場中占主導地位的成熟性企業
銷售類型:以優惠的付款條件和寬松的拖欠處理方式來促進銷售;相應地,企業發展速度快,但也帶來高風險、資金周轉慢、甚至可能面對突發性的危機;適于資金實力強、信用管理制度非常健全的市場進入性/成長性企業
采用銷售類型信用政策的前提是,強化信用管理體系、尤其是收賬體系
信用政策的調整-信號
以下并不是調整信用政策的必然條件,但屬于信用政策調整時必須關注的信號
信用成本-欠款持有成本
欠款持有成本包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機會成本、壞賬成本,當然還有收賬成本
信用成本與欠款總額的關系曲線屬于階躍式,在一定區域內,固定信用成本的授信額度存在“峰頂值”的概念,可以作為效益最優化的管理要點
信用管理框架
A 建立信用部門
落實人和落實制度
A1 建立信用部門:職能定位
在服務和監督的天平上,信用管理的五項職能孰輕孰重
除了通常認識上的監督客戶外,信用管理的五項職能還體現為公司內部的服務和監督
服務和監督不等于代行權責;信用管理的參與不會阻礙正當的銷售業務,更不會改變這樣的事實:永遠是銷售對收款負有直接責任
信用管理的專業服務幫助銷售更有效地完成銷售和回款任務
(收集哪些信息對客戶風險管理最有價值,如何從各類信息中分析出客戶風險走勢,采用什么清欠手段和程序最恰當,等)
雖然由銷售承擔收款責任、并有獎懲考核,但銷售畢竟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性,其利益與客戶利益和公司利益均有一定的關聯,因而也需要信用管理的監督和提示
根據信用環境、公司經營階段、信用管理基礎等方面的差異,上述五項職能的開展深度是有區別有輕重的
注:開展深度1為最低,5為最高
總的來說,企業的信用管理職能可能在監督上遠多于服務,特別在后三項職能上
客戶授信:“準”
應收賬款管理:“勤”
客戶檔案管理:“到”
A2 建立信用部門:機構位置
機構位置的設計要兼顧信用管理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同樣規模的公司,信用管理的機構設置至少不下三種做法,這其中的選擇取決于企業的文化和傳統
做法一:直接由財務負責信用管理,在財務部內設信用經理(與財務科長平級,由總會計師領導),由最高管理層協調與銷售的沖突
如果這樣做沒有傳統,其效率和效果都可能存在問題:銷售通常會將財務的信用管理視為干涉,導致最高管理層頻繁協調它們之間的沖突,“嚴管”反而成了“管不到”
做法二:基本由銷售負責信用管理,在銷售機構內設獨立的信用經理,由銷售經理領導,同時最高管理層需要較多的參與和把關
這樣做是受制于傳統的無奈,在很多國企中很難接受信用管理的概念,不能接受將風險制衡放在銷售之外的設計,但它的效果可能存在問題
做法三:設獨立的信用經理,在銷售部門辦工但不歸屬于銷售,同時設信用監控委員會(由最高管理層領導,銷售經理和總會計師組成),信用經理直接由委員會負責人(最高管理層)領導和考核
這樣做是以最高管理層的事前審核部分代替了事后協調,在銷售部門辦公是出于效率的考慮(銷售和信用管理的工作聯絡,遠大于財務和信用管理的工作聯絡),但它對信用管理者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