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10/4 瀏覽次數:6258
信用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
信用管理理念
信用管理的引導理念要點
1、信用是天平略向買方傾斜的短期融資;是以支付為落點的交易;是交易雙方能力的較量
2、由于失信懲罰機制不成熟、企業信息不透明、信用類專業服務剛剛起步,國內的信用環境對賣方構成更大的風險
3、壞賬風險和拖欠風險都會造成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狀況的惡化,后者作為隱性風險更易被忽視
4、全程信用管理:跟隨銷售和回款的交易環節,在事前/中/后,以客戶和欠款為中心實施的監控
5、信用管理的四項傳統/主要職能(客戶檔案管理、客戶授信、應收賬款管理、逾期賬款追收)和一項新興/輔助職能(輔助市場開拓)
6、信用管理對其他部門的多重關系(服務/監督/協作)決定了它需要獨立的執行者,具體的信用管理的組織方式要考慮公司的傳統和效率/效果的平衡
7、廣義的信用管理涵蓋所有對公司構成潛在風險的對象,但不包括現銷客戶
8、控制信用管理的成本和難度,首先要控制核心客戶的數量;而管理欠款的重點則要針對大部分客戶的付款習慣(從多次提示才能付款到習慣性拖欠)
9、信用風險模型是將適合于公司特征和客戶特征的各種信用評價因素,包括量化和非量化的,財務和非財務的,用權重評分的方式量化,再由分等級的分值聯系到分等級的信用政策上
10、信用信息的獲得,從可靠性、動態性和成本效益原則看,內部渠道(也就是銷售對客戶的持續跟蹤,和財務對欠款的多角度分析)是最好的途徑,這其中信息載體(即表格)的設計很重要
11、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信用標準、信用額度和收賬政策
12、信用政策有財務型和銷售型兩種發展結果,后者常見于行業前景好、競爭激烈、產品周期短、財務能力強、發展速度快、并有比較完善的欠款跟蹤體系的公司
13、信用管理者的活動,是在規范限制下的執行和調節,信用政策亦有許多松緊調節的信號
14、欠款持有成本包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機會成本和壞賬成本,其中只有短缺成本和欠款額的關系是反向的
15、欠款持有成本和欠款額存在階躍的互動,階與階之間存在“峰頂值”,而階內存在“谷底值”,成本不是信用管理的衡量,但屬于需要了解的信息
16、信用管理的難點并不在于政策和流程的制定,而在于信用信息的獲得往往瑣碎和曲折,信用政策和流程的執行往往要受到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
商業信用
信用:以償還為條件的特殊價值運動
信用是賣方授信人基于對買方受信人的還款承諾和能力的判斷,對是否價值轉移作出決策,其中包含了十分明顯的時間因素 … 對于買賣雙方而言,信用是
交換:賣方以風險為代價,交換經營收入和利潤增大的機會;買方則以信譽和能力換取無償或者低成本地占用資金;比較來看,賣方獲得了或有收益,而買方獲得了即得收益;在國內的失信懲罰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交換的天平也許更偏向買方
支付:賣方提供信用的基本條件是增量利潤大于支付期間的增量成本,同時賣方還需要保證買方在綜合考慮各項交易因素后,可以接受這樣的信用條件并且能夠支付;支付是買賣雙方的聚焦
能力:賣方在市場/產品/規模/資金方面的綜合實力,與其能夠提供的信用上限成正比,與其需要提供的信用下限成反比;而買方的信譽/能力/發展前景與其有望獲得的信用是一致的
信用銷售(賒銷)的發展
企業要面對不穩定、不成熟的信用銷售環境 …
在國內,普遍的賒銷出現于90年代中期,發展至今,只能說還處于雛形
沒有形成真正的商業信用環境:賣方主動組織賒銷過程,保證穩定和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在賒銷的合理回報率下,保證必要的資本資源,通過自身和銀行融資來支持還款等待期;包括商業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內的社會失信懲罰體系的效率還相當低;
企業信息的公開化程度相當低:除上市公司外,其他公司的信用資料被包裹在所謂商業秘密的帳幔中,包括金融機構、政府機構、專業征信機構都很難提供全面、即時的信息服務
在組織和管理賒銷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利用的專業信用服務包括
信用風險的來源和防范
作為不附帶擔保和抵押的短期融資,向買方提供信用,固然能帶給企業長遠的收益,但同時也是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
賣方風險和所導致的損失后果有兩方面:一是壞賬,屬于顯性風險;二是拖欠,屬于隱性風險 … 就普遍程度之廣和危害程度之大而言,后者更值得關注
信用管理流程綜述:信用管理價值鏈
信用管理鏈可以描述為:6項環節、4大系統、2個中心和3點控制
信用管理的目標和職能
信用管理的目標是降低欠款持有水平和風險,增加成功的賒銷,或者說求得“最低賒銷成本與風險”和“最大銷售增長”之間的平衡
信用管理以財務為理論基礎,在實踐上跨財務、營銷和法律的三叉點 … 無論是否建立獨立的信用部門,都需要獨立的管理模式,不能只是衍生和加強其中的一方面 … 信用管理的五項職能包括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小企業公司會計制度
下一個文章:工程公司應收帳款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