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8/28 瀏覽次數:5607
4.2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開發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也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的說,數據庫設計是要在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中,通過合理的邏輯設計和有效的物理設計,構造較優的數據庫模式,建立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滿足用戶的各種信息需求。
在系統的數據庫設計中,首先對系統分析得到的數據字典中的數據存儲進行分析,分析各數據存儲之間的關系,然后得出系統的關系模式。本系統用實體—聯系圖(簡稱E—R圖)來描述系統的概念模型。E—R圖由實體、屬性一、聯系三部分組成,其符號如圖4.6所示:
實體 屬性 聯系
圖4.6 E—R圖圖例
4.2.1需求分析
1、采購員向供應商采購商品,可以一次采購多次供應
2、一個銷售員可以銷售多種產品,一種產品可以讓多個銷售員進行銷售。
3、所有商品存放一個倉庫
4、一個部門聘用多個人員,一個人員管理一個部門
4.2.2實體描述
本系統中所涉及的實體有7個,其結構如下:
1、供應商(供應商編號、供應商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
2、采購部(采購部編號、聯系人、聯系電話)
3、采購員(采購員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
4、銷售員(銷售員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
5、銷售部(銷售部編號、聯系人、聯系電話)
6、倉庫(倉庫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7、產品(產品號、產品名稱、規格、單價、計量單位)
4.2.3聯系描述
1:1聯系的有:
“管理”:業務員和業務部,采購員和采購部,其屬性有:職務
1:N聯系的有:
“存儲”:倉庫和商品,其屬性有:數量、最低庫存
“聘用”:業務部和業務員,采購部和采購員,其屬性有:聘期
M:N聯系的有:
“供應”:供應商和商品:其屬性有:采購單號,日期,數量
M:N:P聯系的有:
“采購”:采購員、供應商和商品,其屬性有:采購單號、采購日期、數量、單價
4.2.5轉換規則
對于實體類型,可以這樣轉換:將每個實體類型轉換成一個關系模式,實體的屬性即為關系即為關系模式的屬性,實體標識符即為關系模式的鍵。
對于聯系類型,就要視1:1、1:N、和M:N三種不同情況做不同的處理。
若實體間的聯系是1:1,可以在兩個實體轉換成的兩個關系模式中任意一個關系模式的屬性中加入另一個關系模式的鍵和聯系類型的屬性。
若實體間的聯系是1:N,則在N端實體類型轉換成的關系模式中加入1端實體類型轉換成的關系模式的鍵和聯系類型的屬性。
若實體間的聯系是M:N,則將聯系類型也轉換為關系模式,關系的屬性為兩端實體類型的鍵加上聯系類型的屬性,而鍵為兩端實體鍵的組合。
4.2.6關系模式
每個關系的主碼用下劃線,外碼用#標出:
供應商(供應商編號、供應商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
部門(部門編號、聯系人、聯系電話、員工編號#)
員工(員工編號、姓名、性別、部門編號#、職務)
倉庫(倉庫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產品(產品號、產品名稱、規格、計量單位、單價)
采購(采購單號、產品號#、供應商編號#、員工編號#、采購日期、數量、單價)
供應(供應號、采購單號#、日期、數量)
存儲(產品號#,數量、最低庫存)
4.3計算機系統配置方案
4.3.1計算機系統硬件配置
服務器:Inter PentiumII 600MHZ或更高檔次CPU
客戶機:Inter PentiumIII 266MHZ或更高檔次CPU
4.3.2計算機系統軟件配置
中文操作系統 Windows 2000/XP 專業版
數據庫系統 Access 2003中文版
4.4系統安全性、可靠性方案
保證信息的安全性是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至關重要的問題。由于系統采用B/S架構,連接因特網,如果安全措施不當,系統很容易遭到黑客攻擊,造成信息的失竊或篡改。因此,從系統的設計階段開始就必須要注重安全方案的設計。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描述進銷存系統的安全方案:
網絡安全架構
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在網絡架構上采用虛擬局域網服務和防火墻技術。將系統的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都建立在虛擬子網內,用防火墻隔離,只允許安全的網絡協議通過,如HTTP協議等,以提供隔離功能來抵御惡意訪問,同時又可縮小廣播風暴。
啟用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安全策略
在服務器端啟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全策略。仔細規劃操作系統的用戶、用戶組,賦予其恰當的訪問權限,同時停用不必要的服務、默認的賬號以及缺省配置。進銷存系統在訪問服務器資源時以所分配的賬號獲取操作權限。
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訪問
進銷存系統領先數據管理系統強大的安全功能,規劃數據庫賬號對數據庫、表、視圖的操作權限。在進銷存系統的設計實現中,使用適當的數據庫賬號訪問數據庫中的數據。對于重要數據采用數據維護觸發器記錄操作信息、操作時間等進行跟蹤,提供數據修改數據日志。對于基于WEB的數據庫訪問操作,對所有用遞交的數據庫查詢進行檢查,過濾掉數據庫操作的關鍵字。
進銷存系統自身的安全設計
我們采用基于角色的訪問機制來設計進銷存管理系統模塊的安全訪問機制。根據系統的業務需求,我們定義系統管理員和操作員兩種角色。
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穩定的運行對公司影響重大。保障進銷存系統的可靠性,可以以確保軟件本身的質量,提高系統的平均無故障時間,降低系統恢復時間等為目標,從軟硬件設備、人員、運行環境、規章制度等各方面著手以使系統能最大限度地正常工作。
保證進銷存系統軟件的質量
軟件本身的質量對系統的可靠性有著直接的影響。我們依靠軟件工程的方法、過程和工具來提升系統開發的質量。例如,我們使用結構化的分析和設計方法,使用業務流程圖、數據流圖、IPO圖、E—R圖等設計工具,通過增量迭代的開發過程來實現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工作。我們從需求階段引入測試工作,除了減少代碼的缺陷、錯誤外,對于進銷存系統這樣的WEB應用程度,還需要進行性能測試以保證上線后的系統運行性能,避免系統因負載過大而無法正常工作。
軟硬件設備對冗余技術的支持
在進銷存系統上線后,除了系統本身的質量外,還要從軟硬件設備方面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我們選用的磁盤支持RAID數據冗余技術,既能提高磁盤的吞葉性能,又能支持數據的備份和恢復。在數據庫服務器上,我們采用雙機方式,同時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鏡像功能,當一臺數據庫服務器出現故障時,數據庫管理系統能夠自動切換到另一臺數據庫服務器上工作。這樣就能延長系統正常工作時間,提高系統的可用性。
軟硬伯設備對負載分面的支持
對于進銷存系統這樣的WEB應用程序,單臺服務器在負載增加時會影響系統的響應性能。因此,我們在前羰增加了負載均衡設備,該設備不但可以緩存內容減輕應用服務器的負擔,還可以在網絡應用層協議上進行負載均衡分配,這樣除了可以充分利用每臺服務器的資源外,還可以在負載飽和狀態下,通過增加服務器來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同時也可避免因單點故障導致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故障的檢測和恢復
當系統故障出現或有可能出現的時候,系統能夠及時警報或恢復對減少系統故障恢復時間是有益的。我們在系統中使用IIS6.0作為WEB服務器,該版本較以前版本,新增了自動重啟WEB應用程度的功能。當WEB服務器自檢到無法響應客戶端請求時會自動重啟WEB應用程序,從而減少WEB服務器的故障時間。我們在進銷存系統中采用的操作系統、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都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有很好的集成性,當服務器產生故障時,都會被操作系統記錄日志,這樣有利于故障的檢測。
5.1代碼設計
代碼設計就是以數或字符來代表各種客觀實體的設計,設計出一個好的代碼對于系統開發工作是極為有利的一件事。系統開發過程中設計代為了惟一化、規范化或識別化、標準化。
本系統涉及編碼的條目有:
5.2用戶界面的設計
第六章 系統實現
6.1實施環境與工具
本系統采用MS Windows 2000/XP Professional作為操作系統平臺。
編程過程又稱程序設計或編寫程序,按照詳細設計階段產生的程序設計說明書,用選定的程序設計語言書寫源程序,在程序設計中,不權要保證程序的正確性,而且要保證程序的可讀性,必須采用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用一組單一入口和單一出口的基本控制結構及其反復嵌套。
本系統采用VB作為程序設計語言。后臺數據庫所采用的軟件是Microsoft 公司的Acess 2003。
6.2系統測試
軟件測試是系統質量保證的主要活動之一。測試雖然不是質量保證的“安全網”。但它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重要的環節。因為,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涉及一系列的活動,而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人們可能犯很多錯誤,錯誤可能發生在設計階段,也可能發生在整個過程的開始階段。
系統測試的目標是:
測試是一個程序的執行過程,其目標在于發現錯誤。
一個好的測試用例能夠發現至今尚未察覺的錯誤。
一個成功的測試則是發現至今尚未察覺的錯誤的測試。
總之,測試是發現錯誤,這不只是從技術角度測試下定義。軟件測試中最為重要的是,實際工作中人們的心理學和經濟學問題。
系統的測試分為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每一步者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礎上進行的。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是指程序中的一個模塊或一個子程序,是程序運行的最小單元,或是程序最小的獨立編譯單位,單元測試也稱模塊測試。
例如對“登錄”模塊進行測試:
獲得用戶登錄名和密碼。業務員信息中查找所有成員登錄名和密碼,核對是否有給定的用戶登錄名和密碼,若給定的登錄名和密碼不存在,同顯示錯誤信息“無效的用戶和密碼,請重新輸入!”
進行單元測試可以采用白盒測試方法。白盒測試將軟件看作一個透明的白盒子,按照程序的內部結構處理邏輯來選定測試用例,對軟件的邏輯路徑及過程進行測試,檢查它與設計是否相符。本例采用白盒測試的條件覆蓋標準,每一判定中的每個條件,分別按“真”、“假”至少各執行一次,得到以下測試結果。
或者采用黑盒測試用例。將軟件看作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的內部結構和特性的情況下,測試軟件的外部特性。根據軟件的需求規格說明書設計測試用例,從程度的輸入和輸出特性測試是否滿足設定的功能。
組裝測試
單元測試通過后,需要按照設計時作出的層次模塊圖把它們連接起來,進行組裝測試。通常采用黑盒法自頂向下測試。按HIPO圖從頂層模塊自上而下地組裝。每次只裝一個模塊逐個安裝系統。首先安裝主菜單,并為主菜單添上下子菜單,逐步進行最終將系統安裝完畢。
確認測試
確認測試是進一步檢查軟件是否符合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的全部需求,因此又稱為合格性測試,確認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功能測試
性能測試
配置審查
用戶資料
系統分析資料
系統設計資料
源程序與測試材料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也將整個軟件作為測試對象,將信息系統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軟硬件,用戶及環境等綜合在一起進行測試,以保證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協調進行。
6.3系統轉換方案
系統的交付使用即系統的轉換,包括把舊系統的文件轉換成新系統的文件,數據的整理和錄入,也包括人員、設備、組織機構的發行和調整,有關資料檔案的建立和移交。系統轉換的最后形式是將全部控制權移交給用戶單位。
系統轉換有四種方式
直接轉換方式
這種方式是新系統直接替換老系統。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轉換簡單、費用最省。但是由于新系統還沒有承擔過正常的工作,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因而風險大。實際應用中,應有一定的措施,一旦新系統出現問題,老系統能頂替工作。
平行運行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新老系統并行運行一段時間,可以保持系統轉換期間工作不間斷,新老系統還可以進行比較。但是兩個系統并行運轉,費用較高。
試運行方式
這種方式類似于平行運行方式。在試運行期間,老系統照常運行,新系統承擔部分工作,等試運行感到滿意時再全面運行新系統,停止老系統的運行。
逐步轉換方式
這種方式是新系統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統,直到全部代替老系統。這種方式避免了直接轉換方式的危險性,費用也比平行方式省。但是這種方式接口復雜,必須事先充分考慮。當新、老系統差別太大時,不宜采用這種方式。
實際工作中,這幾種方式可以混合使用。例如,系統中不很重要的部分采用直接轉換方式,重要部分采用平行方式。這樣,各種方式取長補短,可使舊系統平穩過渡到新系統。
6.4系統運行與維護概況
經過上述一系統測試通過后,系統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為了保證MIS長期高效地工作,必須加強對MIS運行的日常管理。MIS的日常運行管理包括系統每天運行狀況、數據輸入和輸出情況以及系統的安全性,完備性能及時地如實刻錄和處置。這些工作主要由系統運行值班人員來完成。
系統維護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管理信息系統正常可靠地運行,并能使系統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發揮作用。
系統應用程序維護:業務處理是通過程度進行的,一旦程序發生問題或業務發生變化就必然地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調整。
數據維護:需求為業務是不斷在變化的,因此反映這種變化的數據也要求隨之改變,包括內容增加及數據結構的調整。
代碼維護:系統的任何變化最終要通過修改代碼實現。
硬件設備維護:主要指主機及外設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以保證系統正常有效地運行。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
7.1總結
XXX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MIS),其開發主要包括后臺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前端應用程序的開發兩個方面。對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數據一致性和完善性強,數據安全性好的庫,而對于后者則要求應用程序功能完善,易使用等特點,經過考慮,我使用VB語言,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形,然后,對初始原形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改和改進,直到形成用戶滿意的可行系統。
為XXX公司建立的進銷存系統,對客戶信息,產品信息、提單信息進行了全面的管理,使得公司縮短了獲取信息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系統的每一個管理子系統均做到內容詳備合理、界面安排直觀、查詢檢索功能強大。采用數據累計保存,滿足用戶對歷史資料的查詢等優點。
系統登錄,需要使用者鍵入用戶名和口令,以防止未經授權的用戶查詢修改數據。雖然系統總體功能已經實現,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數據驗證還不完全,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后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不斷改進。
7.2展望
經過四個月左右的設計和開發,XXX進銷存管理信息系統基本開發完畢。本系統的內容涵蓋了物流主要的和必要的業務內容,它由客服中心、倉庫管理、訂單修改、查詢操作、產品設置和用戶管理組成,其系統功能基本符合用戶需求。以后在實際應用中遇到什么問題再進一步優化,使系統更符合公司需要。
7.3回顧
通過此次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遵循了標準軟件開發的過程,由此對三年的學習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和總結。
系統分析的重要性
系統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明確問題、確定問題、了解用戶的信息需求。由于對于用戶信息需求的最大限度往往是軟件開發成敗的關鍵,而用戶大都不是計算機專業人員,引導他們從規范和專業的角度考慮需要是重要的。由于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在軟件開發開始的時候就重視這一點,從而避免了多走彎路,加快了系統開發的進程。
嚴格按照既定規劃進行系統的開發
在系統開發的前半部分工作,如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為系統開發的后續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規范。因此,一旦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經過大量的論證,與用戶的協商、反復考慮后定稿,在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就要嚴格遵循這些即定的規范去做,本人對這個問題不夠重視,所以也造成了部分工作不得不重來。
注重吸收商用軟件的優點
在這點尤其要注重的是商用軟件普遍具有的人性化的界面,友好的操作方法,方便、易用,這樣才能促進用戶選擇使用。
廣泛的積累素材
一本好的參考資料往往能使系統的開發工作事半功倍,并使我們眼界不至于局限于一個特定的框架體。
1)信息系統開發 經濟科學出版社 甘仞初主編 1996年
2)軟件開發工具 經濟科學出版社 陳禹、方美琪主編 1996年
3)管理信息系統 經濟科學出版社 黃梯云主編 1997年
4)數據庫技術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羅曉沛呀主編 2000年
5)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大友主編 2004年
在論文完成之際,我首先指導老師
在論文寫作期間,父母及家人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此特別感謝家人。
我還要特別感謝各位同學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正是在他們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得以順利完成論文。
由于本人學識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文中不免有錯誤和待改進之處,真誠歡迎各位師長、同學提出寶貴意見。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如何分步驟實施ERP規劃
下一個文章:XXX單位進銷存軟件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報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