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MES系統,連接著上游的ERP/PDM管理和下游的工業生產控制。MES系統,企業從需求到生產再到交付的過程管控才得以形成閉環,而這種閉環能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不過,在工業4.0時代,企業生產環節不僅僅需要解決高效問題,還要讓生產能夠滿足市場變化莫測的需求。智能工廠顯著特征就是生產系統變得更加具有柔性,具有可重新配置能力,這就要求相關生產系統的屬性及參數可以及時靈活地被改變,而這些因素恰恰對MES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制造車間的神經系統
在全球建立了22個生產基地的比亞迪集團正在朝著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快速擴張,不過,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CIO告訴記者,比亞迪集團大部分客戶來自世界領先的跨國公司,有著行業最嚴格的制造標準,希望能對實時產出率、在線良率波動和工藝過程穩定性等信息進行有效掌控,而過去傳統的黑箱作業模式,無法滿足不同客戶不同產品的制造要求。
為了擺脫黑箱操作,比亞迪將MES系統與現有的集團ERP及EWM(擴展倉庫管理)系統進行整合,構建穩定可靠、安全高效的標準化、流程化、透明化的全方位生產執行管理平臺。從客戶的需求生成訂單,并傳遞給MES系統轉換為訂單的生產執行請求;系統會根據訂單要求,提供包括生產過程、人員、物料、設備的最優排產與實時監控;在生產執行確認后,系統將同步集成到ERP中產生發貨請求,通過EWM實現倉庫管理執行,進入發送貨物環節,有效確保了訂單全生命周期管理。
據了解,全方位生產執行管理系統平臺幫助比亞迪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的可追溯和實時管控,能提高產能、降低供應鏈成本,改善生產線的運行效率。同時,通過各業務單元間的集成協同,實現了產業群內針對事業部之間的橫向拉通,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運營效率,使企業運營和管理更加精細化。
當然,MES的作用不只是讓生產流程變得更加透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業務流程的改善,更重要的是,MES將在智能工廠發揮神經系統的功能。
“MES是智能工廠的‘神經系統’,只有充分發揮出MES在制造企業內承上啟下、互聯互通的作用,才能促使智能工廠真正運轉起來。”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區信息軟件部門經理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形象地說道。
無論是“德國工業4.0”戰略,還是《中國制造2025》,抑或是一些企業如羅克韋爾自動化提出的“互聯企業”戰略,都在探討信息時代,在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支撐下,制造業如何更高效地,更智能地生產。通俗點說,就是讓智能工廠響應紛繁復雜的市場需求,滿足當今時代客戶對于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的要求。
智能工廠要求工廠實現企業的橫向及縱向集成,更好地響應市場的需求,快速推出新產品,并擁有更好的質量控制,更好的智能物流等等,MES起到了關鍵作用。
承上啟下挑戰重重
MES解決方案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與ERP/PDM等進行集成,對下與工業自動化層進行融合。面對未來工業4.0階段,這種集成和融合并不那么容易。
要更好地實現MES的集成,最大的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是系統如何順利部署,有機地融入企業已有的IT/OT(信息技術/操作技術)環境和業務流程中去;二是系統如何適應企業的發展而發展,不管是技術還是業務上的進步都能有效支持。這就要求有一個非常健壯開放的系統和經驗豐富、對于技術和業務有深刻認識的實施伙伴。
當然,一旦上下集成成功,不僅是優化生產線,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大量的生產數據有效利用起來,通過挖掘數據金礦,可以進一步分析和優化工藝,提高產品質量。